現在開店不只劃單、POS,點餐系統選擇多,自助機、掃碼點餐都有。很多老闆想省人力、省時間,卻不確定怎麼選。其實不同系統各有優劣,若不了解,常踩到操作複雜、網路不穩等地雷。這篇就帶你看懂點餐系統比較,拆解掃碼點餐缺點,幫你找出真正適合自己店型的做法。
點餐系統比較|機台 vs. 掃碼
現在常見的點餐系統大多是兩種:自助點餐機與掃碼點餐。乍看之下都能減少人力、提升效率,但實際操作起來,差別非常明顯。
自助點餐機是裝在店內的設備,畫面大、流程清楚,客人操作完直接出單、結帳,一次完成。流程穩定、速度快,對火鍋、速食、複合式餐廳這類翻桌率高的餐廳來說特別有幫助。
掃碼點餐看起來輕鬆、省空間,但要靠顧客的手機與網路,有時候掃不到、網頁打不開、長輩不會用,點一頓飯變得綁手綁腳。尤其客人多的時候,掃碼點餐常常無法應付現場的節奏。
掃碼點餐缺點、隱藏風險
掃碼點餐在疫情期間快速興起,成為許多店家節省人力的工具,但實際使用後,許多掃碼點餐缺點也一一浮現。無論是從顧客角度還是餐廳現場營運層面來看,都出現不少隱性風險與體驗落差。
掃碼點餐缺點 1 操作門檻高,排除部分族群
掃碼點餐的前提是:顧客有智慧型手機、網路、懂操作。但事實上,並不是每位顧客都習慣這樣的流程。PYMNTS 調查 指出,僅有千禧世代(25–40 歲)偏好掃碼菜單,而 45 歲以上消費者,仍明顯傾向與服務人員互動、拿紙本菜單。
根據 華視新聞報導,部分老闆表示掃碼點餐「客人不會用、錯單率高」,反而帶來現場更多混亂。因此捷特威也建議「掃碼與自助設備混合使用」才能穩住服務品質。
掃碼點餐缺點 2 多人用餐,流程混亂
掃碼點餐在四人以上用餐時常出現流程瓶頸。雖然每個人都有手機,但大多數系統僅能由一支手機操作點餐,其他人只能口頭傳達、等待確認。若有套餐、加購或備註選項,操作時間更久,錯單、漏點的機率也大增。
店家若採用掃碼點餐,建議可搭配實體菜單輔助溝通,或提供自助點餐機作為主流程,讓顧客分批使用、快速完成點餐。同時訓練現場人員在高峰時段主動引導,可有效降低混亂感,提升整體用餐體驗。
掃碼點餐缺點 3 品牌互動感降低
Seven Rooms 指出,雖然掃碼點餐提升了人力效率,但也犧牲了最珍貴的現場互動。對許多顧客來說,店員的介紹與笑容,是讓他們回訪的原因之一。掃碼流程讓整個體驗「去人性化」,也讓品牌接觸點變少,顧客對菜色、推薦、服務氛圍的理解與好感度會因此下降。
這點也是餐廳經營者在導入掃碼點餐或 自助點餐機時,必須額外留意的地方。
掃碼點餐缺點 4 需室內網路信號穩定
掃碼系統看似輕巧,卻高度依賴行動裝置與網路環境。一旦 QRcode 掃不出來、餐廳的網路信號品質不佳就容易影響點餐體驗、拉長點餐時間。
此外,有些系統設計還強制要求加入 LINE 好友、填寫姓名電話,直到最後結帳階段才跳出要求個資,顧客因此中斷點餐或產生排斥感,也會影響成交率與品牌信任感。
除了上述限制外,掃碼點餐最大的優點,在於零接觸、零壓力,對不想與人互動的顧客來說,是非常友善的點餐方式。也因此,它在疫情後仍受到部分年輕族群青睞。但它並不是每間餐廳的萬靈丹,還是要根據店型、客群與營運需求選擇最適合的方案!
我需要經營會員系統嗎?
在選擇點餐系統時,很多業者常會問:「要不要選一套有會員功能的系統?」市面上不少業者強調「整合會員、儲值、點數、推播」,看起來功能完整,但對不少中小型餐廳來說,這其實是過度設計。
但若你的店型屬於以下幾類,點餐系統就不一定需要把重心放在會員經營上:
高價位火鍋、燒肉等多人聚餐型態:個人平時的回訪頻率低,顧客不太願意註冊
百貨美食街、旅遊商圈店鋪:多為一次性客群,不追蹤、不累點
單人經營的小吃或定食店:人手少,無餘力經營會員名單與行銷
實務解析|麥當勞點餐系統怎麼做?
提到點餐系統比較的經典案例,麥當勞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國際品牌。根據《商業周刊》報導,麥當勞早在疫情前就導入自助點餐機,不只是為了省人力,更是為了提升點餐流程效率與顧客體驗的一致性。
麥當勞的做法不是一開始就主打掃碼,而是以大型自助機台作為現場主要的點餐方式,確保流程穩定、畫面清楚、顧客能安心操作。等到顧客習慣機台之後,才逐步推出掃碼點餐與 APP 點餐,作為補充選項。
更重要的是,麥當勞重新設計了店內動線與動作節奏,例如點餐機設在入口右側,讓顧客一進門就知道該怎麼點;結帳與取餐區明確分流,不讓顧客感到混亂或重工。這些細節,是讓顧客「願意排隊用機器」的關鍵。
商業周刊 2023 年一文《掃碼點餐和麥當勞自助點餐機,哪個是缺工潮的最佳解?》也點出一個核心觀念:「不會點餐的客人,是你的責任。」設備只是工具,真正能讓顧客買單的,是流程是否直覺、現場是否友善。若操作邏輯不清、介面複雜,反而會讓顧客對品牌失去好感。
對中小型店家來說,這點尤其重要。捷特威在協助門市導入自助點餐機時,會同步考量設備位置、視線引導與動線安排,讓顧客進門「不用教就會點」,這才是真正能落地的智慧點餐系統。
點餐系統常見問題整理
在實際導入點餐系統的過程中,業主最常遇到的問題,往往不是技術層面,而是「選得對不對、用得順不順」。以下是捷特威在諮詢餐飲老闆需求時最常被問到的五大問題:
不在於規模,而在於是否有點餐塞車與人力負擔。我們觀察到,不少坪數不大但翻桌快、出餐複雜的餐廳(如火鍋、自助式便當、複合式速食),在高峰時段依然面臨櫃檯壓力。若有這類瓶頸,導入點餐機可直接分流前台工作,提升整體效率與翻桌率。
可以,但前提是流程設計得當。自助點餐機的優勢在於畫面導引清楚、備註與加購項目可以一目了然,比人工點餐更容易推進加價選項與升級套餐。例如:飲料改大杯、加點小菜、升級套餐等,透過畫面引導,比口頭推銷成功率高很多。
許多捷特威客戶導入後回饋:「客人會自己加購,我們反而不用一直提醒。」系統不會忘記加價提案,對提高客單價相當有效。
點餐系統功能不是「愈多愈好」,而是要剛好適合你現在的營運需求。會員系統適合消費頻率高、推廣活動多、需要再行銷的品牌,如手搖、早餐、連鎖速食等。但對火鍋、燒肉、百貨美食街等一次性客群店型,花時間管理會員反而不划算,甚至會拖慢結帳與點餐效率。
不能完全取代,尤其在品牌體驗與現場互動上,仍需要人員支援。SevenRooms 便提到,掃碼點餐雖然能節省人力,但顧客其實仍期待被服務、被推薦,特別是在中高單價餐廳。缺乏互動會讓用餐過程「失去溫度」,甚至降低回訪率。
捷特威建議:點餐系統是「流程輔助」,不是「取代服務」,掃碼系統應搭配現場引導或備援櫃檯,避免顧客感到被放著不管。
自助點餐機並不限於速食店或大型連鎖,其實只要具備「出餐流程穩定」、「人力壓力集中」、「品項結構清楚」這三個條件,就非常適合導入。
以捷特威合作客戶為例,以下幾類店型使用點餐機後,明顯改善現場效率與顧客體驗:
翻桌快、出餐節奏明確的店型:如臺南百禾雞腿飯、桃園歸竹拉麵等,餐點結構固定、出餐流程穩定,點餐機可快速完成點選、付款與出票。
櫃檯人力吃緊或高峰排隊壓力大的店型:如新北市的嚐歡鐵板燒、台中御佃關東煮、花蓮美侖牛排等,在午晚餐尖峰時段,點餐機有效分流櫃檯,減少錯單與久等。
無人或半自助營運場域:位於台北的韓下麵 24H 無人拉麵全店無店員營運,完全依靠點餐設備完成流程,是無人商業模式的基礎設施。
非餐飲產業但有金流整合需求的空間:像是高雄勁.健身房、臺南泰樂棋牌會館,使用點餐機處理課程購買、租用計費與會員服務,操作清楚、票據即出。

